多举措赋能 学校“小学期”实践教学系列活动有序开展

发布日期:2024-07-14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学校于7月1日至7月19日,开展为期三周的“小学期”实践教学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主要涵盖实习实训、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校内外认知实习和学术讲座等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助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统筹谋划,精心部署

为保障“小学期”实践教学各项工作有序进行,6月初,教务处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小学期”实践教学工作的通知》启动“小学期”实践工作,后续学校相继召开“小学期”工作部署会和协调会,统筹推进“小学期”实践教学工作,明确各专业集中实践教学任务和各学院特色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要求各年级全覆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学生处、书院等部门协同配合,协助、保障和服务二级学院“小学期”实践教学工作。








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小学期”实践工作开展期间,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整体布局,精心策划,校内外统筹协调,校企导师携手推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师生按计划有序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

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线上线下合力 深度融合教学

学院开设《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实践》等10门实践课程,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综合实践,推进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深度融合。线下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项目选题及开发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所选项目的开发,实现项目各功能模块,并撰写项目设计报告,进行项目答辩。如学生在《软件项目实践》体验到了从需求分析到产品发布的整个软件开发流程;在《数字音频处理》课程实践环节中,师生赴榆次潇河书院、太谷古城、孟母文化园实地学习,通过实地拍摄,运用音视频技术记录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迹,既让同学们了解和感受山西传统文化,又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线上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如线上Web开发学习平台FreeCodeCamp(FCC),学生可进行线上学习,并参与为公益组织开发Web应用。




 

智能工程学院——开展双师授课 推动产教融合

学院开设《数字化建模设计》等11门实践课程,以“强化学生实践、注重学生个性、拓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为原则,邀请多位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开展双师授课,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现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对接,形成高校理论和企业实践合力,协同培育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人才。如在《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综合课程设计》课程中,教学团队与智林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邀请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工程师到校讲授“基于深度学习的Udacity无人驾驶系统”等前沿项目案例,同时任课教师提供学术指导和策略分析,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并组建团队,在实践中深化对嵌入式系统核心技术的理解。

 

 

 

 

经济与管理学院——理实相结合 走进“晋”里养老生活

学院开设《农村社会调查》等24门实践课程,召开“小学期”实践教学动员大会,解读小学期实施方案,深入挖掘课程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点,融合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增强青年责任担当”红色实践教育,引领学生以学促干,以行践学,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年责任。如在《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中,组织学生赴晋中市太谷区大威村、榆次区西寿长村调研当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活动前期,院长携手社会保障专家等进行踩点考查,授课教师系统讲述理论知识,并对确立调研选题、设计调查问卷、搜集文献资源等进行全过程把关;活动过程中,组织学生通过逐户走访、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当地老年群体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体系及养老服务设施现状,以及参观科技蔬菜大棚,参与劳动志愿服务,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乡村振兴贡献实际力量。

 

 

 

 

淬炼商学院——以赛促学 以学促用

学院开设《大数据财务分析与决策实训》等4门实践教学课程,秉持“以赛促学、以学促用”理念,深度融合学科竞赛与课程教学,以各类竞赛为重要抓手,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在竞赛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如举办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校内赛,活动设置了贴近实战的模拟案例、紧张刺激的现场经营等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共组成5支参赛队伍,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比赛,提升了自身专业技能水平,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




 

食品与环境学院——研学结合文旅 赋能乡村振兴

学院开设《园林专业素质提高训练》等10门实践教学课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研学+文旅”的形式开展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实践活动,园林专业学生赴太谷区东山底村、东咸阳村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村庄资源条件、产业分析、文化特征等情况,并利用SWOT策略分析各村发展的优、劣势等,探讨如何通过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手段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最终形成详尽的调研报告,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为推动乡村旅游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艺术传媒学院——设计赋能实践 传承文化遗产

学院开设《文化遗产专题实践》课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探索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共生关系,学习用设计的力量去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课堂教学环节以生动的案例、详实的资料,带领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价值;主题讲座环节特邀晟龙木雕模型有限公司董事长、非遗传承人刘晓辰老师讲解《古建艺术与现代传媒》,培育学生古建艺术与现代传媒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实地调研环节走进山西古建筑,带领学生赴山西晟龙木雕有限公司亲眼见证木雕艺术的制作过程,赴洪福寺和南禅寺实地参观古建筑的建筑美学与空间布局。




 

商务英语学院——探源中华文明 开展外宣翻译实践

学院开设《英语教学实训》等8门实践课程,通过认知实习、翻译实务及翻译实训、单证实务及单证实训等多形式开展。其中《翻译实务及翻译实训》课程带领学生前往山西考古博物馆,了解太原文庙的历史变迁,参观《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参与漆扇制作社教活动以及摄影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中华优秀文化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针对课本中的博物馆专有词汇开展实地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文庙解说词、博物馆公众号和博物馆展览的翻译工作,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得到训练和提升。




 

“小学期”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强化集中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是促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将继续以“小学期”实践教学工作为契机,持续探索“小学期”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不断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