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4次教学工作例会纪要

发布日期:2020-11-11    浏览次数: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4次教学工作例会纪要

时间:2020年11月1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jiaowuchu 点击:次

11月9日下午,我校在图书馆小会议室召开本学期第4次教学工作会议。副校长林凤彩出席了会议,教学督导张光星教授、刘今凡教授,各教学单位院长(主任)、副院长(副主任),双体系负责人,实验实训中心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吕春成主持。

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下议题:

一、课程建设有关工作情况通报

(一)各教学单位课程建设部署安排情况通报

各教学单位就本单位课程建设工作部署安排情况进行了通报。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建设》有关文件,传达了课程建设有关工作要求,全面启动了课程建设工作;各教学单位成立课程建设小组,完善本单位课程建设有关制度,大部分课程指定了课程建设负责人,能够分阶段、分批次、以点带面推动本单位课程建设工作,挖掘本单位所属课程特色,并积极落实校级精品(特色)建设课程申报工作,同时提出了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会议强调,我们本次课程建设工作,重点是全面性的推动课程的合格建设,使全部课程达到合格水平以上,也就是要保障教学计划里列出的所有课程,不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能达到并适应我们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要求。开展精品课程、培育课程等建设工作,主要是起到示范引领、创品牌树形象、扩大影响的作用。

今后,教务处将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的跟进跟踪工作,主要了解各教学单位课程建设实施情况、好的做法、好的措施和遇到的问题,每两周进行一次信息收集反馈,以便各教学单位交流借鉴。同时,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多渠道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建设方面的培训工作,希望各教学单位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新时代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课程建设优秀案例等,助力学校课程建设。强调了各教学单位课程建设规划于本月20日前完成。

(二)课程介绍编写工作安排

基于教学大纲中少部分课程归属不清晰、课程设置名称不规范等问题,为进一步打好课程建设基础、规范课程设置、课程归属分类、课程管理实施等工作,教务处起草了《课程管理办法》,并以院行字文件下发,其中要求各教学单位编写本单位所属课程的课程介绍,编写课程介绍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规范课程建设管理,打好课程建设基础;二是发挥各教学单位网页作用,为增设课程建设栏目提供内容和要求;三是帮助学生在选课之前更好的了解课程。希望各教学单位具体的、详细的学习《课程管理办法》,在12月中旬完成课程介绍编写工作。

二、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准备工作安排

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时间初步定在2021年3月底或4月中旬前,现在,我们要开始着手准备工作,包括提出会议的主旨、会务筹备准备、材料工作准备三个方面,此次会议恰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启之际,这次工作会议的主要目标是在总结“十三五”的教学工作基础上,为“十四五”教学工作做好谋划布局,认清形势、辨明方向、确定目标、选好路径、凝神聚气、精准发力,实实在在的能把“十四五”期间的教学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在材料准备工作方面,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是指整个教学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整体发展规划目标,提出愿景,提出实现愿景的主要措施办法,以及编制“十四五”专业发展规划和全校课程建设规划。从各单位层面来说,从现在开始要思考准备,经过调查研究论证,编制本单位“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设计本单位整体教学工作。材料初稿准备要在本学期末基本成型,明年三月初前完成材料定稿。

对于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内容、目标,吕处长提出了几点建议:从总体上来说,此次会议要思考如何认清形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目前,独立学院转设、本科教育普及、职业技术学院专转本、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国内生源趋减、输出加速、国外教育资源输出势头不减等形势背景如火如荼,风起云涌,正在酝酿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变局,这一变局对于有些学校来说可能意味着要面临严峻的挑战,对另一些学校来说则又可能意味着是一个步入快速发展的大机遇,所以说,是否能对这一变局的走向态势做出准确的研判,从培育、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入手,如何抓住机遇、抢的先机,将我校推入发展的快车道应就各单位要编制发展规划的角度,我在这里从思路上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一是思考提层次上档次、扩大学校影响、提升学校知名度的问题:提层次上档次包含多重含义,比如:提升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层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层次;提高社会评价层次,从心里消除我校是“三本”院校的痕迹;提高生源质量层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层次,延伸我们的人才培养链,我们已经不能再自诩是刚刚起步的新办院校了,也就是说,面临的整个“十四五”期间的变局,我们的参照系要发生改变,目前,相当一部分民办院校已经具备了专硕培养资格,与此对照,我们在“十四五”期间是否应考虑申报硕单,我们能否自主或与其他院校联合建设专硕培养点;提高教学建设基本条件层级,比如要将专业建设层级提升到专业集群建设层级,进而提升到学科建设层级。二是应考虑强化资源整合,构建专业集群管理机制,积极搭建大专业培养平台的问题:“十三五”期间我们曾多次强调大学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办大学就是办专业,专业不仅仅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平台,也是教学的基本根基,如果这个根基不牢,高素质人才培养就无从谈起。搞好专业建设也是打好教学工作地基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专业教育的关键在于,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这也是国家专业质量标准所要求的。所以,“十四五”期间,我们应重视养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但更需要强调的是搭建大专业育人平台问题,为什么要搭建大专业育人平台呢?一方面,因为招生改革的不断推进,另一方面,因为就业的需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使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的面要宽,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强,既要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跨学科,学科交叉的发展形势相当快,近期召开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教育部领导和其他高校专家都提到新文科建设要实现文理交叉融合的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了交叉科学部,国家学位办也在考虑增设交叉学科分野的问题,学科交叉已经是新的形势,信息化社会网络的出现使各学科分界越来越模糊,未来新学科新专业大多会在学科交叉过程中孕育萌发。有些学校提出了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培养人才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提出如何建立大专业培养平台的问题,通过搭建大专业培养平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越界能力。三是基于我校现状出发,拓宽思路,从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角度思考,应在立体化教材、立体化课程、立体化教学等方面积极探索。四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大家都清楚,相比于其他环节,我们的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而且管理也不到位,更多的流于形式,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少,实习基地基本上仅止于签合同、挂牌子,许多与专业实习还是牛头不对马嘴,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基本没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几乎是空白,这些都远不能适应人培养的需要;五是思考真正的国际化教育问题,如何拓展国际化教育视野,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创设能够满足需要的国际化教育条件,营造更好的国际化育人氛围,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现行交流合作实际效果如何等。以上建议供各教学单位参考,各教学单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从多元角度去思考。

三、林校长强调教学有关工作

(一)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

今天的会议作为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的正式动员,各教学单位要正式启动准备工作,要认真思考本单位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哪些进步、成绩,“十四五”期间准备主抓哪些教学工作,各教学单位“十四五”规划将会纳入到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因此,各教学单位务必要做好“十四五”规划安排。对于“十四五”教学工作规划,学校会制定总体建设框架,内容包括七个教学单位每年招生专业在30个左右、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信息产业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重点放在信息类、智能类专业等,各教学单位根据学校总体思路,思考本单位专业建设重点放在哪里?专业结构如何优化?专业建设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做好课程建设、团队建设?重点确定在哪里?各教学单位在“十四五”结束后,争取能够在各类省级项目中有所突破,打出亮点。总之,各教学单位要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工作报告,结合自身优势,确定本单位亮点特色,并提出工作办法和措施。同时要认真思考在学校新变化、新身份当中如何搞好教学建设。

(二)课程建设

前期,学院出台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课程管理办法》,教务处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教学单位着手考虑了该项工作。这项工作应当作为“十四五”期间,今后五年的长期工作,持之以恒抓下去。从课程的合格建设开始,逐步提升到优秀,争取在省级层面创出一席之地,扩大影响,搞出成绩来。各教学单位首先进行课程建设的合格建设,重点是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课程要规范,课程管理要到位。各教学单位要将参加远景百万竞赛的优秀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在如何调动这些教师课程建设积极性上下功夫。《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内容比较全面,各教学单位要组织教师进行学习,使教师明白如何开展课程建设,各教学单位要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几门优势课程,并一直抓下去,打出样板,作为示范。

(三)关注学生发展、改革育人机制

各教学单位要继续做好“关注学生发展、改革育人机制”工作,定期开展共膳日等工作,学期中、学期末各进行一次,该项工作是听取学生对教学管理、学校的意见或要求的主要渠道,开展工作后一定要进行报道,报道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反馈上。

四、其他工作

会议通报了2021届毕业生考研报名情况等工作。